3月14日,灵宝市第一人民医院召开第一季度创伤中心质控会议,急诊医学科联合麻醉与围术期医学科、医学影像科、检验科、肝胆·周围血管外科、骨科、超声医学科等多个科室协作进行创伤演练。副院长吕永刚、医教科科长董凤君参加此次会议和创伤演练,并做了总结点评。

吕永刚副院长指出,创伤中心成立并通过国家级验收评审达标之后,各种创伤患者经过急救绿色通道,从院前接诊急救到院内各科室的无缝衔接,高效、快捷,优质服务,是创伤患者救治的各项数据指标大大优化提升,是造福桑梓,回馈社会,为人民群众健康保驾护航的有益大事,定期开展质控会是为了总结经验教训,不断提升的重要过程和必经阶段。下午四时左右,创伤演练正式开始。首先,预检分诊,黑、红、黄、绿,根据病情悬挂伤情识别卡,快速甄别,佩戴腕带,识别患者。
场景一:模拟一例颅脑损伤突发呼吸心跳停止患者,急救人员立即给予心肺复苏,心脏电复律,肾上腺素药物应用后,复苏成功,快速转运,护送入重症监护室。场景二:模拟一例胸腹联合伤脾破裂休克患者,经抢救维持生命体征平稳后转运至急诊抢救室,经床旁彩超、采血化验、急诊外科、麻醉与围术期医学科、外联队等多科室协作救治后,最短时间(小于1小时)进入手术室进行手术治疗。
场景三:模拟一例左下肢胫腓骨骨折患者,现场评估,骨折夹板固定转运至抢救室,经床旁X拍片,骨科值班医师会诊后,收治入院。创伤演练结束后,急诊医学科主任王春雷对演练中的亮点与不足进行总结,并提出了中肯的意见与建议。
副院长吕永刚做总结点评,他指出:在演练中发现问题,在演练中优化救治流程,不断提升发展,多学科协作救治危重创伤患者,缩短进入手术室的时间,大大提高救治成功率,减少致残率、致死率,是利国利民的实惠工程。今后的演练中我们要运用高科技信息5G网络,PDA平板,进行院前院内无缝对接,数据统计,时间节点统计管理,创伤中心会做的更好更细。此次演练的顺利进行与圆满结束,既检验了院内救治创伤患者的实际救治能力与水平,更促使大家更加透彻地落实创伤中心建设理念,熟练掌握创伤患者救治流程,为创伤患者的成功救治提供了更加坚实的保障。尤其是医务人员亲身扮演患者,真实体验就诊过程中的各个环节,对于我们改正不足,提升医疗服务质量与水平,以患者为中心,不断进步,不断提高大有裨益。